🌲蒙古國家公園特別保護區區長贈馬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🌲
在蒙古鄂爾渾河谷,有一片曾經被落葉松覆蓋的山坡,後來因林木被伐採而荒蕪了多年。2025 年春天,這片土地終於迎來新的生命。鄂爾渾河谷國家公園特別保護區區長 Bandi Tserendagva與慈心基金 ...

more +
🌲蒙古國家公園特別保護區區長贈馬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🌲
在蒙古鄂爾渾河谷,有一片曾經被落葉松覆蓋的山坡,後來因林木被伐採而荒蕪了多年。2025 年春天,這片土地終於迎來新的生命。鄂爾渾河谷國家公園特別保護區區長 Bandi Tserendagva與慈心基金會合作,在原有的森林地上重新種下 7,000 棵落葉松、500 棵稠李,讓 7 公頃的土地重啟恢復的腳步。 其實,區長一直想恢復這片森林,也有國家撥款支援,但現實裡,經費、人力和時間總是有限,讓工作難以完整落實。後來,聽聞了慈心與蒙古戈壁保護區合作種樹,及水寶盆在戈壁沙漠恢復綠覆蓋的效果,被深深打動,便主動向我們聯繫——於是,這段合作,就這樣開始了。 而在這片森林重生的同時,我們也收到了一份令人動容的禮物。 為表達對台灣團隊遠道而來守護蒙古土地的感謝,區長特別贈送慈心種樹總監程禮怡一匹馬,象徵台蒙兩地守護地球的情誼。程總監為它取名 “Freeman”——希望它能在草原上自由奔馳、健康成長,同時也把Freeman留在原來的馬群,以得到最好的照顧。 春季接下 Freeman 時,它的毛色明亮、在陽光下閃閃發光;等到秋天重返草原,再想找到它時,我們才發現——馬早已不在原本的夏季牧場,而是跟著牧民遷徙了 22 公里,去山谷的冬季牧場避風。毛色也從春季的清亮,變得厚實而深沉,一度差點認不出是當時的馬。 那一刻我們才真正理解,蒙古的遊牧生活不是故事、不是傳說,而是大地與人、與動物的真實節奏——跟著風向、跟著草色、跟著季節遷移。 更詳細的內容,可以參閱以下新聞稿↓ https://toaf.org.tw/treeplanting/infrom/1810-2025-06-05-07-33-32?fbclid=IwY2xjawOSd0xleHRuA2FlbQIxMABicmlkETFKRFdVSHpTR2RFQW41eEFTc3J0YwZhcHBfaWQQMjIyMDM5MTc4ODIwMDg5MgABHt7-ZMHbgtw-Ji6N9pHo9YrJhX6OvCUs3pjYGqv0zJEOlEI8sW9e3M0T6HMr_aem__APweVEmMGUAb_nnRNpz5Q 駿馬英姿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1356243393181570&set=pcb.1356244003181509&__cft__[0]=AZU1FDUz93ZNTMwuOQ-SoNHPHeDd8DHUxnQADB-SOUYn1AOh7dsjnn9nEFw7j4xD-Ihp9jWG1Y7JaOZ2FLRV7FxIwEfHKkvR2LjMpApwCPfKLKD0eWJejz-oLF7cDzkZW-3zTnyUfk9Hhs-qJ3wyFWL81fcBrsBwjb-0yLZRXmrcG9d-G1T5jOIvz6Tb85QGzOM&__tn__=*b0H-R

close  -
🌏 在戈壁,用種樹改變觀念
在蒙古戈壁區,牧民世代以放牧為主,普遍相信「戈壁是種不了樹的」。慈心推動造林的第一步,是透過種樹,而是讓「我們能成功種樹的信心」在當地發芽。 因此,我們在巴顏溫度爾縣舉辦種樹活動,讓村民領樹苗、使用 ...

more +
🌏 在戈壁,用種樹改變觀念
在蒙古戈壁區,牧民世代以放牧為主,普遍相信「戈壁是種不了樹的」。慈心推動造林的第一步,是透過種樹,而是讓「我們能成功種樹的信心」在當地發芽。 因此,我們在巴顏溫度爾縣舉辦種樹活動,讓村民領樹苗、使用水寶盆,親自照顧小苗。當他們看到樹真的活下來,原本對「戈壁不能種植」的想法,也慢慢鬆動了。 就在這時,一位牧民主動找上我們── 他叫 Bazarragchaa。 🌱 一位牧民的主動,展開意外的緣分 Bazarragchaa 組織了牧民團體 「蔚藍 Tsenher nomin」,除了管理牧場,也想透過種樹恢復環境,改善野生動物在戈壁的生存處境。 他們原本就默默為野生動物做了許多事: 💧 將井水抽出,放進飲水槽,讓動物在乾旱環境中也能喝到水。 ❄️ 冬季時,從村莊載著冰塊與草料,開車三小時、約 100 公里外,到荒漠中放給動物使用。 📷 使用紅外線相機記錄野生動物的數量,看到動物逐漸增加,也更堅定他們的努力。 看到這樣認真的團體,慈心在 2025 年正式與他們展開合作。 🚚 開三天的車,只為在荒漠深處種下信念之苗 這一年,我們和牧民們從首都出發,開了三天的車,1100公里,來到野生動物會出沒的戈壁區深處,一起種下 200 棵黑枸杞。 希望它們在未來成為野生動物的食物來源,也為荒蕪的戈壁帶來一點綠意。 🌿 一段可愛的「扦插小插曲」 種樹時,一位牧民問我們:「這裡這麼偏遠,要去哪裡買樹苗?」 我們說明:「有些樹種可以自己扦插,這樣就能在村裡培育,不需要長途運送。」 「扦插?怎麼做?」他問。 於是我們邊剪枝、邊插進土裡,示範如何讓枝條長成新樹。 牧民們看得很驚喜。 而後方另一位牧民聽到後,立刻把剛修下來的枝條直接插進土裡——雖然方法不太正確,但那份「想種樹的心」,讓我們深深感動。 在戈壁,種一棵樹並不容易,但每一次嘗試,都在為土地打開新的可能。 今年,我們與牧民把希望種進了沙漠,也把未來交給風吹、交給土地、交給這群願意守護家園的人。 🌳 牧民和更多故事,歡迎觀看《十年豐收,綠意無界》影片。 https://l.facebook.com/l.php?u=https%3A%2F%2Fyoutu.be%2F1mp_C2SAbUo%3Fsi%3DX1nkELh-xoDsXVkm%26t%3D621%26fbclid%3DIwZXh0bgNhZW0CMTEAYnJpZBExZlk5U0VGb2dKQnRjazh1TXNydGMGYXBwX2lkEDIyMjAzOTE3ODgyMDA4OTIAAR5gr2XY1pW_-nIQzigxtgcMlGeBON3jXPJRAcQOieg4AeM9wkbKuEOuO-Vd2g_aem_qmTZP0_EsInYLiKStFpyNQ&h=AT1u1Hj1RC3qM9xDmOwM110j_sH3sLbOY5SriQ218RvZRCgsSFW0LtUDi8YlyCdeeEBmzZQPZUdHOef6d6m0Pr9qKCF16ksYF5AKz8GWWrzWetza30gB7gPQeQoE5yeLMALAjZgE-K0Gmvo0NSIhqJTrboXp81PW&__tn__=H-R&c[0]=AT13HOwtEIj9NBHa8B-6_jCMcpp4e-RltDfvk2EpeqQCao_czr4Bvn68FWRsA7DZE0WPNvTDNiqFDk_PNhPr6hrJZysAzFPnrnv-eams0d-4n4pxw4dIr_IOhKe4JAT8F8i9AD-pyhp6PnvQECoVltLuYslj4Z8uOEBiAzgowL9nvk1kgalQio9FMMj3FQUWVLZM8NB_M_Xl1If805z9v8mRJg

close  -
🌱💚 一車一樹的點滴累積,匯聚成帶動社會的森林力量 💚🌱
九年過去了,我們一起種下了 100 萬棵樹! 從台灣本島到離島、從海岸到山林,這些小樹苗如今已在許多地方成為一片片可見的綠。只要到海邊著名景點旅遊、散步、看夕陽,多半都能遇見我們一起打造的「綠色 ...

more +
🌱💚 一車一樹的點滴累積,匯聚成帶動社會的森林力量 💚🌱
九年過去了,我們一起種下了 100 萬棵樹! 從台灣本島到離島、從海岸到山林,這些小樹苗如今已在許多地方成為一片片可見的綠。只要到海邊著名景點旅遊、散步、看夕陽,多半都能遇見我們一起打造的「綠色長城」🌳🌊✨ 而這些成果,不只是好看,更是守護土地的力量。 許多成功造林的海岸地區,因海岸林具有堆沙定沙的作用,地形甚至能抬升 2 公尺以上。面對近年頻繁的颱風與暴潮,有海岸林的地方,侵蝕明顯減輕許多。 這些,都是TOYOTA長期支持的最佳見證,也是對土地最實際的守護。 回到開始——2017 年,慈心與TOYOTA啟動「一車一樹」公益專案。 TOYOTA每賣一台車,就捐一棵樹;慈心負責把這棵樹種進土地,陪它長大。 九年下來,因為TOYOTA的帶動,民間越來越多加入支持,海岸造林這個曾經陌生的議題,也因此獲得空前的社會關注。 合作的這些年,慈心種樹也累積了大量造林技術與創新方法,並把這些經驗帶往需要的國家,讓影響力不只在台灣,更能延伸到世界 🌏✨ 2025 年 11 月 15 日,我們再度來到新北金山中角灣。 與TOYOTA夥伴及車主們,一起把一棵棵小樹苗種進沙地。 謝謝每一位跟我們一起種樹的你們,一起用安靜的力量守護台灣。 🌱💚✨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1350709237068319&set=pcb.1350709463734963&__cft__[0]=AZXAbKJeBaa8kWIsWfTD8rvaMnfJ1kLhZc41q--giPSES3k0gh0SRDsF0M9gIHbllpWFUcVv55v17TkGvqnRMg_OIh_keUpa3IIi6M_i2Qt4LLjrjd-HqiLkRaA06cxja87nGmS9j6RZR8kapJZLkjD3xWqlDAgZUKjJqIMkr2NsJwMSR6aak9cIpfqAXla0V6Q&__tn__=*b0H-R

close  -
🌲【從海平面到高山:集水區廢耕地恢復原生森林,守護水源】🌲
2022 年起,慈心種樹與福壽山農場合作,在海拔 2500 公尺的廢耕地推動高山造林。從一片荒煙蔓草,到逐漸長出新生的森林,我們種下雲杉、台灣紅榨槭、青楓、楓香、銳葉高山櫟、阿里山榆、阿里山千金榆等原 ...

more +
🌲【從海平面到高山:集水區廢耕地恢復原生森林,守護水源】🌲
2022 年起,慈心種樹與福壽山農場合作,在海拔 2500 公尺的廢耕地推動高山造林。從一片荒煙蔓草,到逐漸長出新生的森林,我們種下雲杉、台灣紅榨槭、青楓、楓香、銳葉高山櫟、阿里山榆、阿里山千金榆等原生樹種,期望恢復高山生態。 該地土壤黏重、排水不佳,樹苗難以扎根。在專家協助下,我們以怪手鑽破黏土層,改善土壤結構,使根系能順利向下生長,也讓造林計畫得以展開。 我們希望未來這片山坡能慢慢成為「神木林」,再次呈現健康完整的高山森林。 除了福壽山之外,從北到南、從海岸到高山、從本島到離島,我們以影像記錄下造林初期的樣貌。待森林成長後,再從相近角度拍攝,呈現清楚的 before & after 對比,見證土地的轉變。這些都收錄在【2025 慈心種樹影片】中,邀請您一同觀看。 👉 點擊影片 https://youtu.be/1mp_C2SAbUo?si=Lnoq1aCczu76DvkQ&t=204 一起感受「綠意無界」的力量 🌱💚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1346480297491213&set=pcb.1346481877491055&__cft__[0]=AZV1e_c5XqS0M34C0OB9yrKvrPNaxxShBDT3yjFCzdv3_wKlBgcrFPlOcaAcFVtk8NOrt7kBooz7pgMYhcOmBKuF_NrdNAJRrv4srNgVNpy0T4fR_96ldi-vfAagUHJ1UTZcdQFfcxFV0zZHQlFguHpcti0WvGWldhs1yiOymyecQakC_BR13Zp9kSd8wYorrXg&__tn__=*b0H-R

close  -
【從海平面到高山:集水區廢耕地恢復原生森林,守護水源】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v/16jBjcBo7j/
🌳 十年豐收,綠意無界 🌏
🌲從Before到After的造林畫面看到,全台灣、金門、澎湖離島到高山的樹木成長變化,讓人震撼不已。 🌲我們也跨越海洋,走到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,開啟另一場土地恢復行動。 🌲在蒙古鄂爾渾 ...

more +
🌳 十年豐收,綠意無界 🌏
🌲從Before到After的造林畫面看到,全台灣、金門、澎湖離島到高山的樹木成長變化,讓人震撼不已。 🌲我們也跨越海洋,走到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,開啟另一場土地恢復行動。 🌲在蒙古鄂爾渾河谷,換肝重生的保護區區長,決定用餘生回報大地,與慈心一同恢復被砍伐的落葉松林——如今,7公頃的森林再次迎風搖曳。 🌲而在荒蕪的戈壁沙漠,牧民們雖以放牧為生,卻也默默為野生動物守護冬日食糧與飲水。慈心與他們攜手,開啟戈壁地區偉大的植被恢復行動。 🌲三天車程的路,我們走進戈壁保護區最核心的位置,只為種下戈壁熊賴以為生的食物。 👉 點擊觀看影片,一起感受綠的力量,並大力支持。https://youtu.be/1mp_C2SAbUo?si=4BdWJd4Ak2MVONEZ

close  -
🌱【從除雷之地,重築綠色長城——金門造林的綠色奇蹟】🌱
在金門,許多海岸林因除雷作業而被夷為平地且移出,然而,後續要在雨量僅有台灣本島的一半、炎夏乾旱、烈日直射、沙地不保水、強勁東北季風的環境下重新造林,難度極高。 金門林務所肩負重建綠蔭的使命,卻屢屢面 ...

more +
🌱【從除雷之地,重築綠色長城——金門造林的綠色奇蹟】🌱
在金門,許多海岸林因除雷作業而被夷為平地且移出,然而,後續要在雨量僅有台灣本島的一半、炎夏乾旱、烈日直射、沙地不保水、強勁東北季風的環境下重新造林,難度極高。 金門林務所肩負重建綠蔭的使命,卻屢屢面臨樹苗難活的困境,但他們沒有放棄。 🌱2021年,慈心基金會與金門林務所攜手,以「水寶盆」技術展開新一波造林。這項技術讓小樹苗在乾旱與風沙中仍能穩定吸水、深扎根。從最初的試驗到全面推動,造林存活率從原本的3成,一路提升至驚人的8成以上! 💚四年來,一棵棵幼苗已長成茂密海岸林,挺立在金門最前線,為島嶼築起一道綠色長城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1341289148010328&set=pcb.1341289284676981&__cft__[0]=AZVNoC1atZ6YWBfZMSLfb3k9BgyqguXzD1IcV66HybFQL0BQBvr0J2DF94bqhT4nh2MEfybOnrxv4DGz4YUHU1Sl4lx72ccH5xnrfp1_NnCNbfa3dKUXnz7Vjvm2P7itsu6XoYqkK_NpKPP6eyzhJSkmO71rF-B_n4GT237l_XbOIoHFcBcvn4YH3LMe6VJhHIA&__tn__=*b0H-R

close  -
🍊 沙棘第一次結果,我們也學會了收成 🌱
我們在蒙古種的沙棘果成熟了,但新的問題來了——要怎麼採收? 我們一直是種樹的人,對造林很熟,但要變成果農,真的是第一次。沙棘果實很小,大約半片小拇指大的漿果,枝上還滿是尖刺,蒙古常用採收的方法有兩種 ...

more +
🍊 沙棘第一次結果,我們也學會了收成 🌱
我們在蒙古種的沙棘果成熟了,但新的問題來了——要怎麼採收? 我們一直是種樹的人,對造林很熟,但要變成果農,真的是第一次。沙棘果實很小,大約半片小拇指大的漿果,枝上還滿是尖刺,蒙古常用採收的方法有兩種: 1. 把枝條剪下,整條果子刮下來,但會傷到果樹,隔年才能生產,並耗費大量人力。 2. 等到冬天果實結冰再敲下來,但從8月果實成熟到11月果子結冰要等三個月,鳥會把果實都吃光,必須不停趕鳥,我們根本沒有這樣的人力。 這兩種方法都不太理想,我們去年的果子還來不及收成,就被鳥吃光。滿樹的沙棘像金子一樣亮,卻採不下來。 後來,終於找到一個發明:「沙棘採收機」。它用震動的方式,把果子震下來,不會傷到果樹,只需要以前十分之一的人力。第一次試用的時候,看著果實像雨一樣落下,我們今年真的賣出了一批有機沙棘果,真是太開心了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63877666767/videos/pcb.1338458414960068/2869152353273981?__cft__[0]=AZVCiWo9ojG-h-mJGW-RwINMVuQX4OzIdcvVarbh9PEZZ-qhnlZxaNlgup1EvCxiEWjiCG2O070cQRWHwXCNTVnwdEvuq8ZclpAJobfhMWtNFbnslHYpX69SjZKR9J4WITSrTYsfepYiqelAuwq81lHq8gNCtPG8yPKU81uD4fh0zfcJbrVy9NYlGk-EHpCHnpE&__tn__=*b0H-R 🌿 因為沙棘很酸,採收過程中不能用任何PVC塑膠資材,以免溶出塑化劑汙染果實。我們特地去請教了慈心驗證的總經理,他教我們怎麼挑對的材料,像是手套、果實採收墊布、收果袋都得避免PVC塑膠材料,讓整個過程都乾淨。 這次收成,不只是果實的豐收,也是我們學習的成果。 三年的堅持,換來第一批金黃的沙棘,讓我們更有信心,走在有機的路上,繼續向前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63877666767/videos/pcb.1338458414960068/4269199550017123?__cft__[0]=AZVCiWo9ojG-h-mJGW-RwINMVuQX4OzIdcvVarbh9PEZZ-qhnlZxaNlgup1EvCxiEWjiCG2O070cQRWHwXCNTVnwdEvuq8ZclpAJobfhMWtNFbnslHYpX69SjZKR9J4WITSrTYsfepYiqelAuwq81lHq8gNCtPG8yPKU81uD4fh0zfcJbrVy9NYlGk-EHpCHnpE&__tn__=*b1H-R🌿

close  -
【蒙古種樹的沙棘 迎來第一顆有機果實 】
【蒙古種樹示範基地的沙棘,通過有機驗證三年的等待,迎來第一顆有機的果實 】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,風聲帶著沙的味道,也帶著希望的訊息。三年前,我們在這片乾涸的土地上,種下了第一株沙棘與黑醋栗。那時的我 ...

more +
【蒙古種樹的沙棘 迎來第一顆有機果實 】
【蒙古種樹示範基地的沙棘,通過有機驗證三年的等待,迎來第一顆有機的果實 】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,風聲帶著沙的味道,也帶著希望的訊息。三年前,我們在這片乾涸的土地上,種下了第一株沙棘與黑醋栗。那時的我們,只有一個單純的願望——讓放牧的土地重新長出綠意,讓蒙古的民眾有新的生活方向。 在自然教育中心裡,我們示範種植了 2000棵沙棘與100棵黑醋栗,嘗試用有機方式讓這些經濟果樹在嚴酷的環境中茁壯。那是一段漫長的旅程。從2022年7月送出慈心機驗證申請,歷經三年的轉型期,2025年7月終於通過查驗、獲得有機標章。 這三年間,查驗人員每年都遠道而來,細細檢視農場的每一個細節。我們學會了耐心,也學會了謙卑。從施肥、除草到病蟲防治,我們堅持不用農藥、不灑化肥,生活汙水處理也按照有機規範,過程中相關資材使用前都得到慈心有機驗證公司的許可。每一次改進、每一次調整,都是一次與土地的對話。 而如今,當我們終於看到沙棘枝頭上結滿金黃色的果實,那份感動無法用言語形容。這不只是豐收,更是對三年努力的回應。我們讓這片土地不只是綠了起來,更真正走向「有機」的未來。 我們的目標,不只是為了自己的農場。希望未來,輔導更多蒙古的小農能跟著一起種出有機果樹,提升做農的經濟效益,讓土地不再因過度放牧而乾枯,讓環境與生活都能一起變得更好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1334060475399862&set=pcb.1334062912066285&__cft__[0]=AZUueFrUyHz4f94RfqKy8V-2biNqtYVFwEwQMJJ8XCFjfRp0qOWpX2Hrhqi5eCUZiFSLAnibPjGXJtuys4TniQRKxsrgXuq0bAJcb4lrZL09AcuRT1pAf8HKlphns2r_5l-xzKlZa-doZ4GX0s7ztKmZoTi7-SDGawyaLCMC1fZfzdoHrleHUHozU7afYUbI5xA&__tn__=*b0H-R

close  -
🌿【慈心基金會榮獲國家公園署「SDGs之友-多元夥伴」獎】🌿
從小樹苗,長出永續的未來~~~~ 慈心基金會自2021年起於雪霸、台江及墾丁國家公園植樹造林, 以超過八成的樹苗存活率,讓綠意在生態熱點中再次蔓延。 在雪霸武陵地區,七家灣流域植樹造林護漁, ...

more +
🌿【慈心基金會榮獲國家公園署「SDGs之友-多元夥伴」獎】🌿
從小樹苗,長出永續的未來~~~~ 慈心基金會自2021年起於雪霸、台江及墾丁國家公園植樹造林, 以超過八成的樹苗存活率,讓綠意在生態熱點中再次蔓延。 在雪霸武陵地區,七家灣流域植樹造林護漁,守護國寶魚櫻花鉤吻鮭,開啟了「在山上的魚附林」經典案例。 在台江七股潟湖,我們用一棵棵樹鞏固沙洲地形,讓海潮打不散潟湖的輪廓,也守住其中豐富的魚類生態與獨特地景; 而在墾丁,我們協助移除外來種銀合歡,以台灣原生樹種重新營造出多層次的森林樣貌,讓在地的昆蟲、鳥類與哺乳動物重返家園,恢復生物多樣的活力。 🌱至今,我們已在三座國家公園累積造林 49 公頃、種下 17.2萬 棵樹, 存活率超過 8成。 2025年10月3日,慈心基金會榮獲國家公園署「SDGs之友-多元夥伴」獎項。 這不只是榮耀,更是肯定—— 肯定我們在守護生態、推動永續的道路上, 以真誠合作、跨域行動,創造出綠色影響力的實踐典範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1332335388905704&set=pcb.1332335492239027&__cft__[0]=AZXyZlMnsWrolXz1FdY2xMqA2YYH0gI_wlQ_CEFBmZzZftEbJg_OTdl-C5dB3AxtOtPi1aUHefbpCbzEccRhzu4_3BL3p9N-6lGiBvjLrqkSumG_py0OJwlbpx3z3y19bepuoNNReSJZPk2nt00Pwjudk0BzeeopA3PU12tiUzoMD1eUMIIKpAuiPpXa7imVNqg&__tn__=*b0H-R

close  -
1 |  2 |  3 |  4 |  5 |  6 |  7 |  8 |  9 |  10  | 下一頁